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

讓小孩到我這裡來


講道內容
講題:讓小孩到我這裡來
經文:馬可福音10:13-16
主講:蔡維倫牧師
時間:二0一六年五月一日

一、前言
五月一日禮拜天,是家庭福音月的第一週,電視上已經出現好些個母親節商品廣告,提醒我們要把握機會表達對母親的愛。今天將透過這段孰悉的經文,一起來思想「讓小孩到我這裡來」。這是一段孰悉的故事,對傳講者來說也極具挑戰,就是如何透過經文更深入地傳達神的話。
在馬可福音中的耶穌,是一位忙碌的人,在祂啟程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,有人帶著小孩前來,請耶穌為他們祝福;這是當時的習俗,將小孩帶到偉大拉比老師面前,請拉比替他們祝福。但是,在這兒是什麼原因讓門徒不讓人帶小孩來到耶穌面前呢?門徒們可能認為耶穌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有更重要的人要見,要是路上每個小孩都前來,耶穌還能做什麼事情呢?在此敘述門徒「責備」那些人,這個詞曾出現在馬可福音第四章耶穌斥責風浪,以及第八章耶穌責備彼得「不體貼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」,顯然門徒們的態度不是很好。耶穌知道後,祂的反應是什麼?祂看見就惱怒,並對門徒說「讓小孩到我這裡來,不要禁止他們,因為在神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要承受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」於是抱著小孩子,給他們按手禱告,為他們祝福。
讓小孩到我這裡來,耶穌在有限時間中,祂看重小孩,也喜愛小孩來到祂面前,為他們祝福。根據記載,有許多描繪耶穌和小孩的畫作,這是聖經中最美的景象之一,耶穌讓小孩和祂一起,抱著他們,為他們祝福。今天,牧師要帶領大家,從「靠近和阻礙」這兩個詞,一起來看耶穌所說的「讓小孩到我這裡來」。
二、在我們這時代,怎樣才能真將小孩帶到耶穌面前?
1.影響5-18歲未成年人做抉擇的調查結果
根據一份從事基督教事工研究的喬治•巴拿通過調查發現,在當今的美國社會,對5-18歲年齡階層的孩子而言,能影響他們做抉擇的大致分為三個層次。最上層的影響來自現代流行音樂、電影電視、網路、出版物、法律和公共政策以及父母。 第二層影響來自同輩(peer)、學校、廣播、良師、大學以及弟兄姐妹(siblings)。最下一層的影響包括了教會、諮詢和輔導。此研究表明在當今的美國社會,教會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如父母希望那樣多,甚至不及世界對孩子的影響。同時,這研究也進一步指出,福音派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公立高中畢業兩年內,有超過70%以上的年輕人就停止去教會,比例高得令人難以置信。讓人不禁要問:「為什麼從小在基督教家庭和教會環境成長的孩子,離開父母之後就放棄了神和教會呢?」
2.基督徒父母的特權,是給予小孩屬靈的祝福
給小孩屬靈祝福的特權,基督徒父母卻往往忽略其重要性。我們來看標題名叫「Still face」(木訥表情)的影片,其所要表達的是,原來主要照料者的表情,會對小孩的情緒變化有所影響;人和人之間的溝通,那些非言語的訊息,面部表情甚至肢體動作都會有所牽動。小孩從小就渴望和人有靠近的連結,在靠近中享受這份關係。一旦失去這樣的連結,引起的情緒反應也超過我們所能想像。
那些來到耶穌面前領受祝福的小孩,是透過大人的引領。同樣的,現在的小孩和耶穌之間的關係,也要透過父母親來給予祝福。父母親的祝福,是基督徒父母的特權,但也不僅限於舊約當中,像以撒、雅各要到人生最後的時候才給祝福。對我們現在而言,我們當中做父母的,用什麼方式祝福我們的小孩?我們是否有靠近我們的小孩?
對小孩子而言,他在成長過程中會記得生命中一些重要的時刻,就如同電影中場景,記得家庭歡樂時光、夏日海邊、滿夜星空夜晚、觀看螢火蟲的森林探險等,不知在我們家庭裡的照片檔案夾中,已經有什麼,還可以放上什麼?當然,不見得都需要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才能提供的休閒活動。但也讓我們受聖靈光照,好讓我們在家庭福音月當中,學習怎樣當一位更好的父母,把握每一個祝福小孩的時刻,當小孩還小的時候,透過擁抱他、玩扮家家酒、傳球遊戲,接送小孩上下學和往返補習的車上;或是在一些特殊的時刻,比方當青少年把摩托車子撞壞了,回家把這消息告訴父親時,父親第一個動作是關懷他,還是大吼生氣,這類事情也會有深遠的影響。基督徒父母的特權,給小孩屬靈的祝福,「母親」的身份是個神聖呼召,「父親」在小孩生命中的影響,比賺大錢還重要。因著這樣,我們要更靠近他們,為他們祝福,而我們所做的,就是將小孩帶到主耶穌面前。小孩需要有人善意的靠近,才能來到耶穌面前。但另一方面,也懇求聖靈光照我們,我們在與小孩相處的生活中,是否因著冷淡、語言暴力、肢體暴力,或因著談論關於主耶穌的事、談論關於教會的事,或因為工作上的壓力,或因為夫妻間的相處、摩擦或可能是和小孩間的對話,原本承諾的事情沒有完成,以至於他們沒有收到我們的祝福,或對這樣的祝福打了個問號,反倒將他們更推離耶穌?
3.幼兒洗禮中會眾誓約的神學意涵-教會兄姊一起帶領小孩來到主耶穌面前
當然,對我們弟兄姊妹當中,有人心中會想,我沒有小孩,我還沒結婚,讓小孩到我這裡來好像離得遙遠。但就這段經文所寫的,仔細看一下,並沒有確實提到是誰帶小孩來到耶穌面前。今天所讀這段經文,也是教會傳統中對小兒洗禮的聖經根據。當教會施行幼兒洗禮的信仰問答時,除了他的基督徒父母親要誓約之外,眾會友也要一起回應,有份在此。換言之,這些小孩將成為你的福音朋友 你將成為他們的福音夥伴。
最近台灣重新上映「新天堂樂園」這部25年前得獎的經典電影,片中描寫在義大利小鎮中戲院的放映師和一位寡婦小孩的故事,這小孩常在這位放映師旁邊,學習到電影,更多被靠近和陪伴。從童年到青少年的初戀時期,這位放映師都成為他的陪伴者,甚至鼓勵他勇敢離開小鎮去追尋夢想。最後,這位小孩成為有名的導演,從別人口中得知這位年老的放映師去世,他回到故鄉,緬懷這一切。為什麼這電影叫「新天堂樂園」,原來這是那戲院的名稱。但我在和平也看到另外一個「新天堂樂園」,在這張教會舊禮拜堂要拆掉改建前的照片中,我們看見教會中老老少少的會友,這些小孩子現在都成為青少年了,這也是我們的「新天堂樂園」,因為這些小朋友也在教會當中,受到靠近和陪伴,成年會友們也有份別人的小孩帶到耶穌面前,另一張成人團契1991年的外出旅遊照片,看見大家帶領小孩來到耶穌面前,除此之外,還有教會中許多團契和小組,也都互相照顧和幫忙,帶領小孩們來到耶穌的面前 從而領受各樣的祝福。
上週我準備講章時讀到一段文字,覺得很有道理:「小孩需要看見各種平常人,盡他們最好的方式活出神的道路,如此在不同年齡的例子,共同展現一幅全景的照片,包括:生活、應對、抉擇等,使小孩在他們的記憶中,留存下他們每天日常生活所需的安排,看他們怎樣活。」由這來看,在生活中「是見證」真的比用口「做見證」更為重要。
另外,上一次講道信息中提到,成為福音夥伴要做些什麼?福音夥伴要為福音朋友作祝福的禱告,上次有提到五重祝福的禱告(BLESS),分別是B (body) 身體、L (labor、learning) 工作或學業、E (emotional) 情緒、S (social) 人際關係、S (spiritual) 屬靈光景等五種。牧師鼓勵大家,可以固定為小孩提名禱告,關心陪伴他們各層面的需要,最後才能順理成章地關懷他們的屬靈狀況。
三、除了小孩之外,還有哪些人曾要來到耶穌面前,卻受阻礙在外?
先看一張最近在大安森林公園站的燈箱廣告,這是一個民間基金會所要舉辦的「臉部平權」活動,什麼是臉部平權?是指我們常會因著人容貌的第一印象而判斷一個人,這對臉上有傷害,如八仙塵暴的受害者,這樣是有偏見且是不公平的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從這段經文小孩子被阻擋到耶穌面前,是否除了小孩之外,還有哪些人曾經想要到耶穌面前,卻也同樣被阻止在外。
1.聖經中還有誰是這樣的境遇?
你想有哪些人曾被阻擋在外,不能來到耶穌前面?像在格拉森被鬼附的人、瞎眼的巴底買、爬到樹上的撒該、患有血漏症的婦人、四個朋友的癱子等,他們都因為外在的狀況,一開始被阻擋無法來到耶穌面前。
2.什麼樣的原因會讓人受阻擋來到耶穌面前?
在我們的時代,這個問題可改換為「什麼樣的原因會讓人受阻礙而無法來到教會中?」對許多人而言,走進一間陌生的教會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,但當他們來到教會的時候,我們會不會因著他們的容貌、穿著、談話方式等,而讓他們感到不容易靠近主耶穌?
從先前剛播放的影片,非語言的表情和態度,會影響小孩的感受,相信也會影響那些進到教會中的新朋友。主耶穌說「讓小孩到我這裡來」,放在這個層次來看,我們這些在教會中比較久的人,也真需留意自己,在教會中會不會有哪些事情,讓好不容易走進教會的新朋友,反倒被推阻到教會之外。
3.在教會中,因著我們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,是讓人更靠近耶穌還是反而成為阻礙?
上週主日禮拜,在張德麟牧師主日信息中提到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,他指出這位財主,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,而是因為他本有機會做,本能夠做,卻竟然沒有去做,以至於失去大好的機會。求主保守引領我們,省察自己,讓我們所言所行,都是讓人因此更靠近耶穌。
四、結論前的反轉-談談我們自己
1.對你來說,什麼樣的原因曾阻礙你來到耶穌面前?
最後,回應耶穌所說的,讓小孩到我這裡來的最後一個對象,是我們自己。這是一種反轉,當我們要將小孩帶到上帝面前的同時,也讓小孩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,因為我們每個人內中都有一個小孩。牧師要問我們大家,對你來說,什麼樣的原因曾經讓你難以再與耶穌更靠近?或是現在有怎樣的事情,阻礙了你與耶穌更靠近?這樣的原因,可能是別人的行為,讓你感到沒有善意?或是教會一些制度和規定,讓你覺得不公平?或是你內心隱藏的罪惡?或是你所受到的傷害?還是目前生命中久未解決的難處?對你來說,是哪一個,讓你內在生命中的小孩,不再像以前那樣靠近耶穌呢?
如果是,請聽耶穌在此所說的教導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要承受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」像小孩那樣的人是怎樣的人?那是謙卑、對信仰的單純、願意白白領受恩典。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小孩,但當我們漸漸長大時,有時卻發覺自己長大後比較像法利賽人,看重律法的規定勝於信仰中的恩典,或比較像當時的門徒,他們誤解耶穌,甚至互相爭論誰的角色最重要。
2.今天,請聽主耶穌對你所說恩典的話—祂邀我們內在的小孩,再次來到祂的面前,單純的相信,並領受恩典的祝福。透過帶領小孩,關心他們,並和他們一起學習活出天國的樣式,讓我們心中那個小孩,充滿對信仰的單純,單單領受恩典。透過小孩要向我們展現,那更深的屬靈真理,在上帝面前的依靠,不因為我們要先為神完成了什麼,而僅是一位不配蒙恩卻蒙恩的小孩,單單來到神面前。
這時,牧師要再請大家看幾張小孩來到耶穌面前的照片,請留意小孩子和耶穌間的彼此注視,周圍小孩一起形塑那種關懷的氛圍,還有那種渴望緊緊將耶穌抱住的照片。透過這些照片,你是否從想到當耶穌歡迎你來到祂面前時,你比較像哪一個?。
五、結論
透過今天的信息,你怎樣回應今天耶穌所說的「讓小孩到我這裡來」?讓小孩到我這裡來,你所領受的,是對於有血緣親屬關係的小孩?是對於在教會中看見別人的小孩?還是對所有人都是「上帝的小孩」?當他們要來到耶穌面前,留意是否無意間阻礙的他們前來。最後,也要大家留意,你心中的小孩,實在要回到最初單純的信心,單單依靠並領受恩典。
【默想與行動】
1.本週給自己一段安靜的時間,求神指引你,看見周圍有幾位上帝的小孩,正是上帝要他們成為你的福音朋友(你則成為他們的福音夥伴),透過禱告和陪伴,讓他們來到主耶穌的面前。
2.省察你內心,現在正有些什麼的人事物,阻礙你來到主耶穌面前,你可願意依靠上帝恩典,讓內心回轉像小孩,更靠近主耶穌並蒙受祝福。
【金句】
「所以你們該效法  神,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。」
以弗所書五:1

0 意見: